投稿邮箱

智慧团建

青年信箱

|人物通讯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栏目

>

人物通讯

>

正文

>

音乐学子的“交叉赛道”之旅——十佳共青团员 邓雨梦

来源:    日期:2025-09-24 20:52:06  点击:

邓雨梦,中共预备党员,我校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2022级学生,现任365电子娱乐官方网站音乐舞蹈学院1422402班班长,曾任365电子娱乐官方网站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

62594

邓雨梦

初入大学时,邓雨梦与许多新生一样,经历过迷茫与摸索。她坦言,大一上学期只是按部就班地上课、完成作业,缺乏明确的目标。转折点出现在旁听国家奖学金评选现场的那一刻,台上学长学姐们的风采深深触动了她,尤其是当台下一位学长自信地说出“明年我也要站在这里”时,那份魄力与自信让她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从那一刻起,邓雨梦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绘制清晰的蓝图。

决心之下,是严格的自律。高效的时间管理、善于规划、勤于复盘的习惯,赋予了她多线作战的从容——无论是专业学习、各类竞赛,还是科研创新与社会实践,她都能驾驭自如。最终,她如愿荣获国家奖学金,站在了曾经仰望的讲台中央。正如她所言:保证学业是前提,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让大学生活变得既充实又有意义。

1C4FD

邓雨梦所获证书

在学术科研方面,邓雨梦展现出出色的创新能力。她立足数字时代背景,把对美育革新的思考融进自己的专业,又将专业所学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在一条创新的交叉赛道不断探索。她主持的《数智赋能·美育革新:音乐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与生态构建》获得国家级立项并成功结项,并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活态传承的数字路径:人工智能赋能民族音乐教育的模式与反思》等权威论文,深入探讨了如何为传统音乐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研的根,必须扎在实践的土壤里。在宣恩县万寨乡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她第一次站上讲台授课。回忆起那段经历,她至今仍难忘孩子们求知的眼神。这次经历不仅让她体会到教育的意义,更激发了她开展社区美育项目的想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她面临过社区资源整合难、活动方案多次被否等困难,但她通过不断调研、调整方案,最终让《美育之光·点亮社区梦》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并在多项比赛中获奖。

29359

邓雨梦参加社会实践

作为学生干部,邓雨梦注重团队建设和领导力提升。她认为优秀的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其次要善于沟通表达,能够准确传达想法;更重要的是要打破学科壁垒,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组建团队。她坦言,最初担任班长时,由于缺乏经验,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更有重要活动因沟通不畅而出现纰漏的情况,这让她深刻认识到领导责任的重要性。此后,她虚心向辅导员和学长学姐请教,学习管理技巧,逐渐成长为一名受同学信赖的学生干部,并逐渐开始在各类团队项目中都能发挥核心作用。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邓雨梦展现出清晰的认知和充分的准备。真正的竞争力源于实实在在的积累和不可替代的创新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她显得从容而坚定。从大二起,邓雨梦就开始为职业生涯铺路,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如今的她目标愈加清晰:继续开展智能音乐教育研究,深化社区美育实践,并将项目成果进一步推广落地,期望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美育普及和教育创新贡献更多力量。

从迷茫到坚定,从跟随到引领,邓雨梦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成长的本质不是超越别人,而是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不预设成功的顶点,更珍视过程中的每一次历练与成长。邓雨梦的感悟朴实而深刻,她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成长源于内心的觉醒和不懈的坚持,每个人都拥有自成羽翼的力量。(记者 余思阅 编辑 陈星宇 责任编辑 何晶 审核 刘亚琼)

注: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主持《数智赋能·美育革新:音乐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与生态构建》获得国家级立项并结项;2024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优秀成果2024——2025年度志愿服务优秀青年志愿者;主持《美育之光·点亮社区梦》获得省级立项并结项,获得国创赛校赛铜奖、音乐舞蹈学院互联网+”二等奖;2023——2024学年学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参加《鹿小染——中国巴楚非遗传承摩尼扎染产业践行者》湖北省挑战杯获省赛铜奖、挑战杯校赛二等奖、国创赛校赛银奖、音乐舞蹈学院互联网+”二等奖;2025年音乐舞蹈学院师范生技能竞赛书法组一等奖;曾获2023年音乐舞蹈学院清廉悟语文化优秀征文三等奖;参加《楚韵回响——湖北民歌的数字复兴》获得音乐舞蹈学院互联网+”三等奖;发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社区美育中的发展策略》、《社区美育建设研究》、《活态传承的数字路径:人工智能赋能民族音乐教育的模式与反思》、《面向音乐教育的三位一体智能赋能模型构建与系统设计》、《数智时代下音乐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挑战与提升路径探析》、《协同与共生:构建未来音乐教育的智能化新生态》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