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智慧团建

青年信箱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栏目

>

社会实践

>

正文

>

“塘间同行”实践队走进恩施白果乡—步履传递乡土温度

来源:    日期:2025-08-11 22:57:49  点击:

为深入调研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7月27日,我校“塘间同行”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胡杰的带领下走进恩施市白果乡下村坝村特色文旅景点“塘里堂外”,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聚焦文旅融合、宣传推广、客源结构优化等核心议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度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索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

实践队合照

调研首站来到“塘里堂外”咖啡店,成员们与店长进行了近1小时的深入交流。据店长介绍,该景点依托油稻轮作田园景观等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了集休闲、研学、亲子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其中,毛毛虫滑梯、乡村画廊、农耕体验区等特色项目深受亲子游客和年轻群体的青睐,周末客流量可达200人次以上。

团队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调研期间,成员们手持专业单反相机穿梭于景区,用镜头精准捕捉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成员陈姿贝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画面,让更多人了解到'塘里堂外'的独特魅力。”此外,此次拍摄收集的素材也将用于制作景区官方宣传片,助力提升景区知名度。

团队成员在塘间田野拍摄宣传片

最后,队员们走访了“塘里堂外”餐饮区。通过与前台工作人员沟通,了解到景点在节假日主要接待各类研学团队,而平日客流则以周边地区的散客为主。这一客源结构特点为精准化营销和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

团队成员采访塘里餐饮前台

经此次调研发现,“塘里堂外”在知名度、线上推广、客源多样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例如,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尚未成熟,且缺少针对省外游客定制的文化旅游产品。 为此,实践团队决定结合新媒体传播、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提出短视频营销+研学旅游+特色节庆”的推广方案,帮助景区扩大影响力。  

指导老师胡杰指出:“此次实践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乡村文旅产业的运营模式,更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实践能力。我们希望调研成果能为下村坝村的旅游发展提供可落地、可参考的解决方案。”未来,“塘间同行”实践团队将继续深化与下村坝村的合作,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创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文创设计、旅游路线优化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助力下村坝村提升旅游品质,更期望为同类乡村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范式,全方位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朱芮莹 陈姿贝 编辑 姚婷语 责任编辑 何晶 审核 刘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