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5-08-21 22:43:38 点击:
8月2日至9日,我校“硒都清韵江澜守护团”深入利川市凉雾、汪营等4个乡镇,开展以“清江溯源,青春守护”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地质研学、实地采样、科普宣传等行动,为清江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数据支撑,让环保理念落地生根。
团队在实践地合影
实践首日,团队走进恩施地质博物馆。队员们在巨大的清江流域地图前,循着河道的走向标记出腾龙洞等关键地貌。展柜中带有原始冲刷痕迹的奥陶纪灰岩、泛着晶体光泽的含硒矿石,向他们揭示了河流与地质的深层关联。“每段河道都是岩石与流水亿万年博弈的见证”,队员唐国家感叹道。
8月4日起,团队开启为期三天的清江溯源调查。队员穿行于凉雾大桥、汪营镇水库等各个采样地点之间,架设设备,从pH值6.0-8.0的常规水域到8.0-9.6的特殊水体,逐项检测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三天内,团队徒步30余公里,完成了23个点位调查,采集标本232份。
开展清江源头水质调查
调研过程中,团队走访了50余户村民,倾听群众的声音。凉雾乡关东村村民李大叔指着门前的河水说:“这两年污水站建起来,岸边也绿了,水确实清多了。”但他也提到,雨季时仍有零星垃圾顺流而下,希望增设回收点并加强河道清理。
8月7日,团队联合利川市林业局相关代表,在腾龙洞景区为10余名孩子开展环保科普。他们用矿泉水瓶制作简易过滤器,演示水质净化过程,并通过方解石、石英石等标本讲解矿石与清江地质的关联。“透明的石英石能帮我们判断地层纯净度呢!”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对环保有了直观认知,环保意识在互动中悄然扎根。
环保科普活动现场
此次实践,团队以专业知识部署为清江生态“问诊把脉”。从实地调研到科普宣讲,从数据采集到民意倾听,每一步都彰显着守护决心。我们期待这份青春担当能化作清江永续清澈的动力,让生态保护理念持续传扬,也期盼更多人加入守护行列,共护绿水青山 ,留住金山银山。(通讯员 唐国家 编辑 余思阅 责任编辑 何晶 审核 刘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