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何思仪 曹登霄(见习)张薇(见习)/文 阎裕如 文诗涵 郭蕊茜(见习)/图)为助力新生深入了解专业内涵,明确发展方向,9月25日,我院于行政楼一号会议室开展了汉语言文学专业2025级新生入学专业认知教育活动。我院中文系主任、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副教授陈云豪,副主任、大学国文教学部负责人、副教授宋俊宏,副教授范生彪、副教授陈梦熊出席活动并担任主讲人。全体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范生彪围绕文艺学与师范板块展开细致讲解。他结合专业特点,针对学生未来选修专业方向的选择,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建议。他强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优势,进行合理且谨慎地考量,避免盲目跟风。同时,他还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科学规划时间,合理分配专业课与选修课的学习时间,既要保证专业课知识的扎实掌握,也要充分利用选修课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范生彪发言
宋俊宏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划分、课程学习意义及语文教育责任进行阐释。他详细解释中国现代史与当代史的时间节点,明确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起点,讲解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现代与当代文学的课程内容与安排,启迪学生思考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为未来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他提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价值不在于功利性用途,而是在于精神滋养与思想提升,并鼓励学生以情感和灵魂投入阅读,为未来教育事业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宋俊宏发言
陈梦熊以自身在我院数十年的学习与从教经历为切入点,介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舞学生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作获取知识的材料库,广泛阅读并自主探索发展方向。他提到,古代文学是汉语言专业课程中学习时间最长的连续性课程,提倡学生结合多个工具类课程夯实基础,利用跨学科知识拓展形成立体化、全景式的文学史认知。随后,他要求学生摒弃模板化写作思维,深入研读传统经典,丰盈自身精神空间。
陈梦熊发言
陈云豪着重介绍了语言学相关专业的教学安排与课程设置。他聚焦语言学板块,强调坚守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提升专业能力与师德情怀的意识。同时,他引导学生树立提升专业能力与师德情怀意识,警惕人工智能和短视频等对自主思考与专注力的负面影响。最后,他通过分享《孟子·尽心上》中的经典名句对新生寄予厚望,并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多读多写,涵养学术素养。
陈云豪发言
据悉,本次专业认知教育活动旨在帮助新生感受汉语文学的文化底蕴,了解行业发展与就业方向,明晰专业内涵与学科体系,构建专业认知框架,筑牢知识根基,厚植人文素养。此次活动不仅为新生搭建了专业课程的框架,更助力他们明确了职业规划方向,为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5级新生的大学生涯开启了充满希望的序章。(责任编辑:阎裕如 姜春玲 审核:王修皓 李御娇)